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

擺脫頭腦制約


人之所以不快樂,大多是頭腦在制約。頭腦的念頭一轉,快樂就跟隨而來。
偏偏頭腦最會做的三件事就是判斷比較放大先入為主的判斷、跟別人比較、把負面的或自己的委屈放大也是因為這三件事不斷的在腦子中演練、運作,於是人就變得心胸狹隘,不快樂。
之前,香港亞太區希望我派一位員工去受訓,當時有三位都非常恰當的候選人,但由於名額有限,於是我決定先派當時工作上最需要的一位。但是另一位經理非常介意,直問為什麼不是他。
儘管主管跟他解釋,並表示下一次還有機會,但他還是耿耿於懷,久久無法放下。這可能是他被頭腦這三件事的制約所擾亂。
第一,他馬上下了判斷「老闆偏心」;第二,他開始比較「為什麼是他,不是我?他哪裡比我強?」 最後,他放大自己的委屈「公司真的太不公平了,無視於我的努力,太過分了,所以我決定要…」。
這就是我所謂頭腦在運作著判斷、比較和放大這三件事,讓人愈想愈委屈,愈來愈不快樂,甚至做了錯誤的決定。
前一陣子,有一位跟我借錢很久沒還的舊同事找我,我心裡想起這件事,頓時不舒服,心想找我一定也沒什麼好事,因此不想回電。後來經自己提醒,不可先下判斷,才回了郵件給他。
原來他是想介紹一位潛在客戶給我,後來這位客戶也變成了公司的重要客戶之一。這件事也讓我警惕,頭腦總是會根據以前的經驗,下錯判斷。
記 得《唐山大地震》電影,片中那個女兒就是在地震發生時,發現媽媽先救了弟弟,於是一輩子耿耿於懷。她不但一直無法原諒媽媽,覺得媽媽偏心,而且放大媽媽的 不公平,這個陰影跟著她,也影響她的婚姻,一直到最後看到弟弟的殘廢與努力,體會到媽媽的無奈與自責,才了解母愛偉大。
其實她也是頭腦的先入為主,判斷(媽媽偏心)、比較(跟弟弟比較)、以及放大(愈想愈委屈)所形成的悲苦,讓自己的心禁錮了數十年不快樂。
我們要讓心打開,不釀成大錯,就得時時警惕自己不要讓頭腦時時運作了這三個功能,才能得到快樂的鑰匙。學習警惕這三件事,是一輩子的功課。

一輩子要記住這三道題的答案!!!

大學的最後一年有一門課程叫「人生」。

最後一節課,老師說要考試。「三道題目都很簡單,」老師笑眯眯地說:「記得父母生日的同學請舉手!」片刻,女生都齊刷刷地舉起了手,有幾個男生畏畏縮縮地舉起了手,又放了下去。
⋯⋯

老師繼續問:「教學樓裡有三個清潔工,誰能叫出其中兩個人的名字?」這下大家都傻眼了。三年了,怎麼從來沒留意過她們?

老師接著拋出了第三道題:「你是否打過自己的耳光?」這一回,所有的學生都哧哧地笑了起來。打自己耳光,恐怕只有傻瓜或瘋子才幹得出來吧?

嘈雜的議論聲漸漸平息下來了,老師說話了:「‘人生’這門課程,旨在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,教導我們今後如何立身處世、如何成人成才。今天的三道考題,可以說是對同學們做了一個大概的檢驗。」

「第一題——記住父母的生日。」

老師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下了「孝道」兩個字,「孝道教人善良,心存孝道的人,必定具有善的根苗,有善的根苗,才可能開出善花,結出善果。」

「第二題——記住你身邊每一個人的名字。」

老師又寫下了「尊重」兩個字,「記住別人的名字,是尊重別人的表現之一,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。尊重使人寬厚。基石寬厚方能負重,人心寬厚方可立業。」

「最後一題——如果你不記得父母的生日,又叫不出清潔工人的名字,那麼,你就該打自己一記耳光了。」

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下了「反省」二字,「反省促人進步,有反省才有悔悟,有悔悟才會有進步,才會有成才的可能。」

這三道看似簡單的題實則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:

一個人善良與否,決定了他將來是否有用;寬厚與否,決定了他將如何發揮作用;而能否不斷反省、不斷進步,則決定了他是否能持久向前,愈來愈有用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